您好,欢迎来到珍药材!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发布采购
当前位置: 珍药材 > 药材资讯 > 药材头条 > 正文

珍药头条 | 在实践中发展中医药

2021-07-29 16:19 来源:珍药材

从历史的、现实的、辩证的角度,研究分析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医药是与中国社会伴随发展的实践经验,是不断使用,反复体会,持续凝练的实践提高过程。中医药在实践中发展,使用中提高,“唯用则兴”是中医药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医药的发展以“有用”为前提

 

中医药研究的是人的疾病及治疗。中医药几千年传承不衰,至今依然有效沿用,经受了社会发展的现实考验,说明中医药能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人类健康提供裨益。

 

用现代论证方法,足以充分证明中医的科学性。有学者依据公理、数学表达和实验证明,对“系统医学”的科学性进行论证。从治病救人的医学目的来说,历史悠久,重复有效,活人无数的中医药,其理论与实践过程,完全符合这种结论的科学性实质。重视病因病机演化,重视人体自身功能状态调整,是中医最大特色。《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中医经典著作,其通过“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论治”等学说,从中医体系的整体观、气血脏腑功能、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理论方面,就脏腑间相互存在的自然功能关系及调节机能、顾护正气的治疗原则等,做了详尽阐述。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是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部分机能的失衡状态。这既是对所谓“稳态的自耦合”“人体自有自愈能力”两项公理的精准表达运用,也是对人的发病状态与病因、人体自愈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中医的“人用经验”已经数千年临床重复验证有效;通过病人的自身感觉,足以表达“自耦合系统”的理性感受,供中医诊疗过程采用。

 

中医中药基于长期、广泛使用是安全有效的。进一步讲,中医所用饮片,已全部纳入国家药典或地方标准的管理;经过长期临床验证,中药材的性味归经及偏性已被明确标定;中药使用时通过配伍可以平衡药力、纠正偏差;通过“十八反、十九畏”,提示配伍禁忌,避免不良反应。中医治病有很多是外治方法,如贴敷、针灸、拔罐、推拿等,均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安全验证。

 

没有实践便没有中医的成就

 

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实践成就了中医药文化精髓。没有中医的实践,便没有中医的成就。从健康意义来说,中医就是健康生活规律的反映。中医药学说创立和技术发展,就是源自先贤对生产生活的用心体察和感悟。具体到《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一大批中医药经典医籍的成书,以及“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等的产生,无一不是反复验证、不断凝练,总结临床经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药在今天构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医疗服务实践活动,依然在中国乃至世界广泛持续着,对中医药的探讨研究,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进行着。

 

广泛运用、不断凝练,成就了中医药鲜明特色和丰富内涵。中医药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中医的学术特色和技术特点在与民众的共运共生中,奠定了中医药为社会接受的感情基础,其简便适用,理论完善,效果良好,可备常时,可助急用。中医药的这些特色与优势,都需在使用中得到体现和提升。

 

中医药需要在实践中完善

 

中医药具有自己独特功用效果,用与弗用,非中医之不为,实社会认知之迥异。

 

中国特色健康事业离不开中医药。我国人口众多,健康工作任重道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中医药的“可用”“有用”,再次经受了现实考验,并丰富创新了中医治疗时疫的经验,这一事实再次引起社会对中医的重视。

 

中医药自身需要在实践中完善。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许多已知事物,会被重新认知。中医药是发展中的事物,也需要继续认识,不断完善。结合现代技术方法、手段,去重新认识、提高。

 

中医药健康服务的社会实践方兴未艾。应该看到,当前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关心是空前的,也是有充分理由的。“中医药”显然已成为社会普遍的生活话题,各具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活动,也在全国城乡普遍开展。山东省围绕“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将工作重心下沉,推动中医健康服务走进社区群众生活,普遍开展了“冬病夏治三伏贴”“中医特色诊疗技法挖掘推广”等活动。进一步彰显了中医药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

 

树立发展中医药的工作理念

 

中医、中药服务民生,为社会发展所用,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然规律。

 

畅通实现中医药发展的渠道。目前,中医药安全有效性与管理政策相对滞后间存在矛盾,中医药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甚至是渠道不通的“卡脖子”问题。基于中医药的安全有效和广泛实践基础,了解社会发展预期,掌握中医的内涵变化,提高监管水平,畅通发展渠道,做好倡导用的规划,定好方便用的措施,实现能用、善用、好用的发展目的。

 

注重解决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散在、具体问题。在涉及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有些问题看似微观、散在,确关乎中医药特色发展,甚至关乎相关主体生存利益。应本着实事求是、开放包容的态度,解决好散在、具体的关键问题。如中医诊所备案、院内中药制剂备案、中医确有专长人员考核,以及中医适宜技术的评选认定,药食同源产品备案等管理工作等。

 

补齐中医药服务能力重视短板。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及科研院校,是现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体,社会保障作用无可替代。但在重视公立中医机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民营个体对中医药的高涨热情。就服务来讲,中医个体行医和保健服务模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基层百姓,应对优秀的中医技法予以保护和挖掘,避免误失传承。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印发,202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中医药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要落实好意见措施精神,实现发展目标任务,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树立正确中医药史观,用发展眼光看中医,开放心态管中医,求效精神用中医。如此,安全有效的中医药一定不辜负历史,会为健康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周刚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