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由重庆市市中医院主办的2020年中医药文化节今天开幕,文化节上通过通过膏方现场制作、展示、健康义诊、健康知识大讲堂等活动,邀请市民加入到“治未病”的队伍中来。据了解,“十三五”以来,重庆市中药材产业稳定发展目前已达270万亩,综合产值480亿元。
煎、炒、撵、熬、搓……在中医药文化节现场,许多慕名而来的市民近观看了中医如何将原始药材炮制成平时服用的蜜丸、散剂、膏方等中药形式,惊叹中华传统医学的神奇。现场还有多名平日一号难求的中医专家为患者义诊,宣传治未病的中医理念。
市中医院院长左国庆表示,本届中医药文化节,以“传岐黄薪火、扬中医文化、促全民健康”为主题,通过举办名中医专家大型健康义诊、中医药文化讲座、中医药健康科普演讲比赛、中医药健康知识大讲堂、膏方展示及技术培训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全社会努力营造珍视、热爱、发展中医药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独特魅力。
长期以来,中药产业一直是我市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占比超过全行业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我市始终将中药产业作为生物医药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十三五”期间,在企业中药材基地建设、产品培育、技术改造以及公共平台建设等方面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过六千万元。
接下来,重庆市市将以标准化、智能化建设为核心,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破解当前中药材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药效难以保障的行业难题和产业瓶颈,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建设植物细胞培养和提取体系,全力提升原材料供应标准化供应水平。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区域化检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不断提升我市中药产业的竞争力。
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综合处处长廖惠萍表示,我市要进一步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特色技艺,做好重庆地方特色中医药流派的整理和传承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收集筛选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和技法,探索建立合作开发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探索院办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建设,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通过医院的影响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校园。
声明:本文为珍药材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九州通医药集团 |
九信中药 |
药品在线采购平台 |
好药师网上药店 |
中药溯源 |
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关于珍药材 |
合作伙伴 |
经营证书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鄂B2-20150052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鄂)-经营性-2015-0019
Copyright© 2014-2025 ,珍药材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19602号-2 鄂公网安备42010502000653号